close
以前一直有個疑問就是為何清明節要吃潤餅,看到這篇文章之後。原來................... 清明節的由來與正確日子-1 |
「清明」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,根據曆算定在每年「冬至」過後的一百零六日,也就是「春分」後的第十五日,約在農曆三月一日至三月三日或國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。此時正是萬物滋長的時節,花卉草木生長於一片氣清景明的氣氛中,故稱『清明』。 以前政府將每年的四月五日訂為清明節,也連著四月四日的婦幼節及三月廿九日的青年節,合起來大約前後一週的時間,給眾莘莘學子們一段長達一週的「春假」。在清明的時節時,正值春天,在經過一段長時期的冬眠後,萬物復甦,鳥語花香是個適合踏青的好時節。「清」明,踏「青」,似乎多少也能相互攀上那麼一點關係。 而中國有鑑於黃金週假日太過集中,被人形容成黃金地獄週,於是決定從2008元旦起調整國定假日,跟台灣的傳統節日同步。新修訂的休假辦法中,將會取消被人詬病的五一黃金週,只放勞動節,並且改放清明、端午還有中秋等三個華人傳統節日,這是為了避免黃金週時,所有出遊人口一起集中出現,造成交通擁塞,並且配合傳統的文化特色,新休假辦法實施後,國定休假日將會增加一天,變成11天。 中共現在修法,使元旦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跟五一成為放一天假的假日,但十一跟春節仍維持黃金週各放假7天作法。 |
top▲ |
清明節的由來與正確日子-2 |
相傳二千六百年前,晉獻公的兒子重耳,為要逃避其父寵妾驪姬的陷害,不得已只好逃離國外。有一次他們在山中迷路,糧斷援絕,重耳飢腸轆轆,頭昏目眩。此時重耳發現臣僚介子推不見了,眾人都說他趁危逃脫了,重耳認為介子推並非臨難棄主之人。果然,不一會兒,介子推端著一碗肉湯出現,重耳不問肉湯何來,狼吞虎嚥,將肉湯瞬間下肚,原來這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所熬成的肉湯。十九年後,重耳返晉成為一國之君,就是後來成為霸主的晉文公,他對功臣大加封賞,卻惟獨忘了介子推,介子推不願邀功請賞,即隱入山中。有人在重耳門上留了一封信,信上說﹕ 有龍矯矯,頃失其所。五蛇從之,走遍天下。龍飢無食,一蛇割骨。龍返其淵,安其壤土。四蛇入穴,皆有處所。一蛇無穴,歸於中野。 晉文公見此信後,才想起介子推,立即派人請介子推出山,子推執意不出,為逼他出山受封,文公下令燒山,誰料介子推在烈焰騰空的火海中,竟抱樹而死。文公看到有如此耿耿忠心,高風亮節的臣屬慘死,百感交集,真是異常痛心。為了悼念他,遂下令,於子推燒死之日禁火,只吃冷飯。稱為「寒食禁火」。 寒食的習俗一傳至今,大家似乎也習慣了當天禁火,在唐代將「清明」與「寒食」合併後,或許也是因為掃墓回來無時間生火煮飯,遂將掃墓時的三牲五果和著餅來吃。流傳至今,成了清明節吃「潤餅」的由來。 |
top▲ |
全站熱搜